这部100多万字的历史著作在我这个只有两年科技英语基础的人手里译成了中文 - 戴大洪 1席第459位

  •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 2018-05-26 03:03:28     浏览次数:
  • 这部100多万字的历史著作在我这个只有两年科技英语基础的人手里译成了中文 | 戴大洪 1席第459位讲者 戴大洪,译者。译著《古拉格:1部历史》《西班牙内战:革命与反革命》等。我说我只能从这类小事做起,从这类容易的事情做起。所谓1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你连这么1个简单的事都不认真去做,很容易就把它做对了你都不肯做,沈阳酒店餐饮工作服那末,怎样能相信你面对那些复杂困难的事情时会认真地把它做好呢。 译者戴大洪戴大洪大家好,快10点了,正是我译书出活儿的时候。我叫戴大洪,1956年诞生,上过学,下过乡,当过矿山工人、工厂技术人员、图书管理员、公司职员,我还开过饭店、夜总会、宾馆,管理过足球俱乐部。最近10年主要在干1件事:翻译书。我涉足翻译这个行业非常偶然。那是2006至2007年,我刚刚向原来工作的公

    戴大洪,译者。译著《古拉格:1部历史》《西班牙内战:革命与反革命》等。


    我说我只能从这类小事做起,从这类容易的事情做起。所谓1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你连这么1个简单的事都不认真去做,很容易就把它做对了你都不肯做,那末,怎样能相信你面对那些复杂困难的事情时会认真地把它做好呢。




    译者戴大洪

    戴大洪

    大家好,快10点了,正是我译书出活儿的时候。


    我叫戴大洪,1956年诞生,上过学,下过乡,当过矿山工人、工厂技术人员、图书管理员、公司职员,我还开过饭店、夜总会、宾馆,管理过足球俱乐部。最近10年主要在干1件事:翻译书。


    我涉足翻译这个行业非常偶然。那是2006至2007年,我刚刚向原来工作的公司提出辞职,这时候候新星出版社购买了美国历史学家威廉€€夏伊勒,就是《第3帝国的兴亡》那位作者的另外一本历史著作《第3共和国的崩溃》的中文版权。出版之前他们想找个人把原本的1个译本看1看,看看有无甚么大问题。我的朋友止庵先生当时在新星出版社担负副总编,他就找到了我。


    止庵先生为何找我呢?第1个缘由我觉得是他知道我当时赋闲在家,所以有的是时间。第2个呢,我们相识在那时已210多年了,他知道我有1定的中文写作能力和英语水平。



    上个世纪910年代,我在足球俱乐部工作期间曾写过很多关于足球改革的文章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为了和中国足协的官员讨论问题,我还把国际足联章程翻译成中文。


    新星出版社把那个译稿让我看,看了1部份以后我发现问题非常多,就向新星出版社建议是否是另外找人重新翻译。到这时候,大概是2006年,我还没有想过我要译1本书。为何?由于我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译点文章,译点百科全书的条目,那跟译1本书是两回事。


    但是,过了两年,经过1波3折,这里边很多故事我就不讲了,主要还是由于止庵对我的了解和信任,到2008年年底,这部1百多万字的历史著作在我这个只有两年科技英语基础的人手里译成了中文。我就是这么由此走上了翻译之路。


    2010年《第3共和国的崩溃》出版以后,我又相继翻译了《雷蒙德€€卡佛:1位作家的1生》,《古拉格:1部历史》,还有5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的第1卷《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种子,1821-1949》,和最近刚刚出版的《西班牙内战:革命与反革命》。


    已出版的译著


    由于这些书本身的价值,它们很快引发读者和媒体的注意,引发了他们的兴趣。作为译者,我因此也跟媒体和读者有了1些接触。


    在接触的进程中,我常常被问到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是,老戴 ,你从指导足坛那末热烈到现在闭门译书这么冷清,你是怎样适应这类环境的。


    我说过去在足球俱乐部工作,那是我的工作,不管它热烈不热烈,我必须把它干好,就好比我对吃喝没有兴趣,我不会唱歌舞蹈而且也不喜欢,但这不影响我把饭店、夜总会的工作做好。


    可译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喜欢做这个事,这不是工作,这是我个人的爱好,其中充满了乐趣,无所谓冷清不冷清,不存在适应不适应的问题。


    我常被问到的第2个问题是你怎样能以两年科技英语的基础完成这么多大部头的译著。我说长沙市工作服定制
    ,这对我来讲也是个问题。


    新译著校样


    在最初翻译的时候,像翻译《第3共和国的崩溃》,翻译《雷蒙德€€卡佛:1位作家的1生》时,我常常遇到很多困难,我解决不了的困难。因而,我就隔1段时间把这些问题总结到1块,抄到1个本子上,带着1些资料,出去找我那些我认为他们精通英语的朋友,去向他们请教。


    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问题对他们来讲一样也是问题。这不是说他们的英语不好,他们英语水平很高。公司订制工作服骗局
    但是,对1个具体的问题,1本书里的具体内容,把它译成中文,这就需要你了解这本书本身的语境,它里边的语法关系,还有这个书触及到的背景知识,它的内容。


    他们虽然英语很好,但他们可能不了解这些,所以你跟他1发问题,他们最初也是茫然。就好比我们可能中文很好,可是其实不是每本中文书我们都能看得懂。


    既然求助不得,那怎样办?这又是我喜欢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吧。怎样解决?依照自己常规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我对问题做出判断、对事情做出决定有3种根据:


    第1是事实,你判断1个问题要根据事实。可是我们有时候不能了解事实,现在常常有掩盖事实曲解事实的情况存在,那末,在不能了解事实的情况下根据甚么?


    常识,你根据常识做出判断。可是常识触及到知识面、知识范围,我们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哪怕是1些专家,专家或许更有限,由于他专攻。那末,常识不够的时候怎样办?


    逻辑。凡事都有本身的逻辑性,能从逻辑上讲通的事情1般都是公道的,都可以相信。逻辑上讲不通的事情,哪怕它说得再好,表面上看再美满,肯定也是有问题的。


    任职于足球俱乐部时录制节目


    说到翻译,怎样来讲这个事实、常识、逻辑呢?


    对翻译来说,事实就是原著的文本。我发现好多译者,好多翻译的书,里边有很多中国特点,例如把“authoritarianism”全都译成“威权主义”。大家常说信达雅,这个“信”你就不能有中国特点,中国特点就是有你译者的色采。


    但是,中国确切在图书出版各方面有很多限制。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不是译者斟酌的,你只能把原著的真实描写、准确反应作者立场的译文交出来,至于为了出版需要不需要修改,需要不需要做1些处理,那是出版社的事,那是编辑的事。所以第1个,你1定要尊重事实,就是尊重原著的文本。这是第1种事实。


    另外一种事实是字典。固然了,你也能够把它归在常识里,我把它归到事实里。你要尊重字典,多查字典。很多人,我听说他们英语很熟,不查字典。我呢,不行,由于我只有两年科技英语的基础,1980年英语课结业考试后,直到2007年正式开始翻译,这中间有2107年,我除翻译国际足联章程,没接触过这件事,所以即便当年有1定辞汇量现在也已生疏了,我只能靠翻字典。


    这10年我已翻烂了4本英文字典,然后不停买新的,还有中文字典,就连《现代汉语词典》都翻烂了1本。我还有法汉词典、德汉词典、西汉词典、俄汉词典,由于翻译的书里边有时候厦门航空工作服图片
    牵涉到这些语种的1些词句短语,你也得准确地翻译过来。


    我觉得,外语再熟,记性再好,也不可能对字典的内容滴水不漏,何况我是个外语不熟、记性不好的译者。查字典就是补这个“漏”。有时候,译文的质量就在这查与不查之间。


    有1种字典我在这儿要特别说1下,那就是人名地名词典。很多人做了1辈子翻译,可能不知道有这类词典,最少可能没查过。比如现在的美国总统,你可以说他是川普,你也能够说是特朗普,不会有甚北京青螺工作服
    么大问题。但是,在1本具体的学术著作里边出现这么1个人物,如果译名不准确的话,更不用说在同1本书里出现1名多译的情况,就会产生1些问题。


    我看过1本书,某个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关于上个世纪国际政治的书,其中提到东德最后1任领导人,它译成了“何内克”。当时看的时候我1直在想,这个何内克是谁呀,怎样这么陌生呢。后来我想这应当是昂纳克吧,可是译者把他译成了何内克,以致读者不知所云。


    这里边有两个问题,1个问题是你不知道,你没有这个知识,固然这很正常,由于现在许多大学教授都很年轻,没有那时候的记忆。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个昂纳克的名字我不知道是怎样拼的,但我觉得第1个字母多是H,在很多语种里H有时候是不发音的。发不发音不好判断,但是你可以查1查,如果查1查姓名词典就不会出这类问题了。


    姓名这个问题虽然很小,但是它里边很复杂。例如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语种,一样拼写的1个名字的译名是不1样的。我们就说篮球飞人迈克尔€€乔丹吧,他的名字叫Michael,在美国这就是迈克尔,如果他是1个法国人,他是1个德国人,这就不能翻译成迈克尔,就应当翻译成米夏埃尔。


    除这些以外还有。我由于翻译《古拉格:1部历史》接触大量俄国人的姓名。英文书里把俄国人的姓名全都由本来的西里尔字母拼写转为拉丁字母拼写,就像我们在中文书里边你必须写汉字,你不能用1堆拼音字母,西里尔字母在英文里面就相当于拼音字母。


    古拉格劳改营


    它有1个转换规则,所以我在译《古拉格:1部历史》时把所有俄国人的姓名全部依照转换规则转回西里尔字母拼写,再查《俄语姓名译名手册》,然后我把它附在索引后面。后来这本书出版了,中央党校1个研究国际共运史和苏联问题的老教师跟我说,老戴,你翻译的这本书上面的人我们全认识。


    我们现在常常碰到就是翻译出来的这个人名不知道说的是谁。所以说姓名这个问题貌似简单,实际上很重要,由于对历史事实来讲它是1个很重要的因素。


    这个问题虽然重要,但解决起来却很简单,这是举手之劳,可是很多人不去做。


    我说我只能从这类小事做起,从这类容易的事情做起。所谓1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你连这么1个简单的事都不认真去做,很容易就把它做对了你都不肯做,那末,怎样能相信你面对那些复杂困难的事情时会认真地把它做好呢。


    下边接着说常识。常识就是关于你翻译的具体这本书的内容的基础知识、背景知识和相干的1些知识。我在翻译《第3共和国的崩溃》的时候把《第3帝国的兴亡》看了1遍。这本书之前我看过,但是为了增加对我翻译的这本书的内容的理解,我又重新看了1遍。


    然后还看了丘吉尔的《第2次世界大战回想录》的前两卷,戴高乐的《战争回想录》,塔奇曼的《8月炮火》,还有《法国知识份子》《法国与德雷福斯事件》等书籍。


    后来,像在译《古拉格:1部历史》时读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伊万€€杰尼索维奇的1天》,译《陀思妥耶夫斯基》时读陀氏的小说,译《西班牙内战》时读奥威尔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和不厌其烦地翻百科全书、查资料。这些都是为了加强常识判断,通过这些常识、知识的补充弥补语言上的不足。


    第3点是逻辑。翻译时逻辑指的主要是语言逻辑。语言这个东西逻辑性非常强,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if,看似简单,怎样翻译,翻译成如果,翻译成虽然,还是翻译成即便,要看原文的逻辑关系,合乎逻辑的译文才可能“达”,浏览起来才舒服。


    固然,逻辑与事实、常知趣互关联。对此我在翻译《西班牙内战》时深有体会。或许是通过亲身经历和大量调查研究了解到掩盖曲解真相的历史事实,该书作者立场鲜明,但是,在论证某些权威史学结论的荒诞时,他表现出周密的逻辑性。这类体会使我在翻译进程中收获颇丰。


    我觉得,这大概就是我为何能够以两年科技英语的基础最后完成这么多大部头译著的缘由。



    由于常常有读者、媒体问我这第2个问题,我就想为何他们老问这个问题,他们又不打算做翻译。后来我想这可能触及1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那就是1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业余人士,如何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所作为。实际上,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我可以说1些具体的例子。


    1个例子是《第3共和国的崩溃》的作者威廉€€夏伊勒。他1925年大学毕业,上的也不是甚么名牌大学,是个学院,大概是个社区大学,毕业后他就上欧洲去了。从1925年到1940年这10几年他前后在法国、德国、近东和印度工作过,作为美国1些电台报社的通讯记者在欧洲采访。他在法国工作过量年,把法国视为自己的第2故乡。


    威廉€€夏依勒(右)1940年在德国报导


    1934年到了德国,正好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希特勒发出的那些战争叫嚣,在纽伦堡的演讲,在柏林的演讲,很多时候威廉€€夏伊勒就是现场的听众之1,因此他有很深的感受。


    1940年5月10日,德军通过荷兰、比利时入侵法国,到6月14日,1个多月后,德军占据了巴黎。6月17日,威廉€€夏伊勒作为中立国记者跟随德军后续部队进入巴黎,由于当时美国还没有参战,所以威廉€€夏伊勒可以作为中立国记者随军采访。


    德军进入法国


    当时全部欧洲乃至包括美国的1些人都认为,以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宣言为代表的世界民主文明的潮流已终结,大势已去,今后这个世界将被希特勒所统治。但是威廉€€夏伊勒不这么认为,但他也不完全清楚是怎样回事。他思考着两个问题:


    第1个问题是1个文明而且信奉基督教的民族,怎样在210世纪中叶坠入蛮横状态,他们情愿舍弃自由,置人类生活的1般行动准则于不顾,用极为粗鲁残暴的手段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这里他说的是德国。


    同时他还思考第2个问题,另外一个一样伟大而且更加文明的民族,过去1百多年人类自由、同等、博爱的提倡者,为何会在1940年4510天的时间里1战亡国。这是他视为第2故乡的法国。


    他在全部战争期间1直思考这些问题。到了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战争的成功为他提供了某种条件,那就是缉获了大批纳粹德国的档案。他有幸接触到这些档案,这些档案为他的思考提供了大量第1手资料,使他有可能解释产生过的那些事情,所以他想把这些事情写出来。


    可是,他写书的打算遭到某些人的怀疑。当时很多人认为只有教授历史的人材有资历撰写历史,你1个新闻记者凭甚么撰写历史。但是夏伊勒不以为然,他相信,通过对事件的身临其境,通过接触领袖人物而取得的第1手材料,通过对有关国家、社会、体制,特别是平民百姓在危机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性情特点和精神状态的感受,足以弥补1个非专业历史研究者本身的缺点。


    结果,到了1960年,在思考210年、开始接触文献资料105年后,《第3帝国的兴亡》出版了。又过了8年,1968年,《第3共和国的崩溃》出版了。


    迄今为止,《第3帝国的兴亡》被认为是研究纳粹德国的权威著作,所有研究纳粹德国的历史学家都不能躲避这本书。《第3共和国的崩溃》被认为是描述两次大战之间法国的最好著作,最少《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么评价的。1个新闻记者因此成为权威的历史学家。



    第2个例子是我翻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的作者约瑟夫€€弗兰克。约瑟夫€€弗兰克是1位大学教授,他的学术身份相对照威廉€€夏伊勒高,但他不是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他是1位比较文学教授,上世纪510年代中期应普林斯顿大学高斯研究生院的约请前去举行系列讲座“现代文学中的存在主义主题”。他在这个讲座中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作为存在主义的先例进行了解读。


    1学期后讲座结束,他在整理讲座讲义的进程中发现自己对《地下室手记》的解读不够充分,因而又开始寻觅相干的资料来浏览。他把能够找到的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英语法语资料都浏览了,但觉得还不够,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毕竟不是1个英国作家,也不是1个法国作家,他想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他开始自学俄语,他的俄语到达了能够浏览翻译俄文资料的水平。


    他是2013年去世的,1919年诞生,活了94岁。关于存在主义的那个讲义没有出版,由于他改变主张了,他对那个已不感兴趣,他决定写1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这是在上个世纪510年代中期。210年后,到了197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的第1卷出版了,又过了2106年,到2002年,这部总共5卷的巨著完成了。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好传记,乃至有人说它是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也就是710年以来的最好传记,不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记。他虽然是1个大学教授,但他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他是1个局外人,但是最后他在这个领域获得了这样的成绩。


    电影《白夜》(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名中篇小说)


    第3个人是最近刚刚出版的《西班牙内战》的作者伯内特€€博洛滕。与上述两人相比,我觉得伯内特€€博洛滕的身份更接近我们大家,更像1个普通人。


    伯内特€€博洛滕诞生于1909年,英国人,家里小有产业。大家可以想想两次大战之间的国际环境,那时候的人更理想主义,所以他不甘于继承家产就这么生活,因而就4处游历。


    伯内特€€博洛滕


    1936年7月18日这1天,他来到了巴塞罗那,当天就住在巴塞罗那市中心的1个旅馆。晚上他觉得外边听着有消息,好像用力拍打地毯的声音,他不知道产生了甚么事。第2天早上1起来,哦,产生军事叛乱了,他听见的是外边街头战役的枪声。


    军事叛乱以后接着就爆发了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内战爆发的日子就是1936年7月18至19日。巴塞罗那是左派的1个大本营,所以那里的军事叛乱很快就被停息了。但战事虽然结束了,革命却仍在进行。当地的无政府主义工会、激进的社会党左派、还有更激进的共产党派别发动了社会革命。


    作为1个英国人,博洛滕没有见过革命。那时这类真实的社会主义革命,除无政府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1些社会主义实验以外,只在俄国产生了。所以,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如旋风般席卷着城市的革命深深吸引了他。


    没收私人财产,把公共设施、公共财产集体化,不是国有化,是集体化,燃烧教堂,杀死教士。他对这些事情很感兴趣。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乔治€€奥威尔曾说过,“对1个直接从英国来到这里的人,巴塞罗那看起来既使人吃惊,又没法抗拒”。


    博洛滕决定留下来。此前他曾为合众通讯社短时间工作过,因而就给合众通讯社伦敦办事处发了封电报,合众通讯社施工企业工作服进哪个科目
    让他作为记者留在西班牙采访报导西班牙内战。


    他在那里1待就是两年,到了1938年5月,由于采访内战,作为1名大通讯社的记者,他的压力非常大,工作也非常辛苦,而且还有生命危险,他产生了疲劳感,这时候他想休息1下,正好他也刚刚结了婚。因而就与新婚妻子到墨西哥去度蜜月,随身带了几个柳条箱,柳条箱里是他这两年搜集到的许多内战的资料,他想在度假期间把自己在内战中的见闻感受整理记录下来。


    在墨西哥待了不到1年,西班牙内战结束了。1939年4月1日佛朗哥军队进入马德里,内战随即结束了。大批共和派人士流亡到墨西哥。在这里,伯内特€€博洛滕有机会与他们近距离接触,他就利用这个机会开始采访这些人。采访以后他对内战有了某种更加精准的概念,所以改变了原来的计划。


    原来只是想整理1下那些资料,现在他决定“利用我有幸得到的这些个人证言和文件,写1部全面的内战史”。为这个计划他在墨西哥待了10年,采访搜集了大量资料。


    毕加索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创作的《格尔尼卡》


    1949年他移居美国。到美国后他没有工作,可是他有太太、有家,必须挣钱养家生活。他前后做过房地产经纪人和百科全书推销员,但他并没有放弃对西班牙内战的研究。


    实际上,到了美国4年后,也就是1953年,他写出了自己的第1本书《精心的假装》,记叙西班牙内战前9个月的事情,“把产生在1936年7月至1937年4月的那些事情从宣扬和党争的领域提升至得到文献资料充分证明的历史记录的水平”。


    又过了10几年,到1979年,他的第2本书《西班牙革命》出版了,这本书“对西班牙内战头10个月的政治斗争作了更加完全的论述”。这时候他年满610岁,退休了,可以全心全意地干这件事了。


    到1987年他因患前列腺癌去世。又过了8年,他全力完成了最后1部全面的西班牙内战史。4年以后,他的朋友和学生在1些历史学界的权威帮助下出版了这部名为《西班牙内战:革命与反革命》的著作。


    美国著名西班牙历史学家斯坦利€€佩恩把这部著作称为“将使未来的研究者永久受益的学术丰碑,同时也为作者的不懈努力竖起了1座记念碑。几近没有甚么人在如此重要而艰巨的事业中获得如此光辉的成绩。”这就是1个西班牙史的权威对他这本书的评价。



    1个平民百姓、1个房地产经纪人获得了被学术界、被专业人士给予这么高评价的成绩。为何?有甚么窍门?我也不知道。但是,在我翻译的5本书中,有3本书的作者是这么1种类型的人。所以,我觉得,1个业余人士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所作为,其实不是1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怎样完成?我觉得,在尊重事实、常识、逻辑的条件下,耐得住孤单,坚持不懈,那末,我们就到了那句陈词谰言:有志者事竟成。


    虽然最后我说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但我知道现实情况常常是精诚所至,金石不开。还是哈维尔说得好:“我们之所以做某件事,不是由于这么做会有甚么结果,而是由于我们应保健医工作服
    当这么做。”


    谢谢大家。


    【推荐浏览】


    €€


    €€


    €€


    €€



    热门演讲,请点击浏览原文


    长按,辨认2维码,下载1席app

    iOS Android用户都可